11月21日,微博大V一日支教团”来到广州市花都区大㘵村参加由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和新浪微公益主办的“城市支教之真人图书馆”活动。
11月21日,微博大V一日支教团”来到广州市花都区大㘵村参加由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和新浪微公益主办的“城市支教之真人图书馆”活动。
8月26日,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联合发布《仕版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与风险分析报告》。
8月的广州,时而暴晒,时而倾盆大雨,这样的天气对许多人来说,最希望在空调房里“葛优躺”。可是,有三位广州本地小学生,集体逆行!
4月5日,意大利发行量最大的《晚邮报》报道了一宗来自中国的捐赠行为,报道称:“这是来自中国的爱”“收到来自中国的最大一笔私人捐赠”……而筹措百万物资的68名人正是来自广东多个城市的一群普通人,从发起支援行动到医院收到物资,他们仅用了14天。
虽然广东并非疫情重灾区,但作为流动人口第一大省,珠三角的社区防疫挑战也很大。千禾社区基金会最主要围绕社区有什么和社区需要什么这两个方向来寻找工作的着力点。
基金会作为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在非营利组织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公益慈善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资金的使用方式,基金会通常分为“资助型”、“运作型”和“混合型”;资助型基金会将筹集到的资金主要用于资助其他组织运作项目,而运作型基金会则主要将筹到的资金用于自身的项目运作。
当疫情袭来,外来务工子女和许多社区的孩子同样面对着疫情带来的恐惧和焦虑。而一群互不相识的街坊组成了团队,通过线上分享故事的形式为孩子们科普病毒和防疫知识。
2月2日,千禾社区基金会就发起了“千里马行动基金——社区互助防疫专项”,为广州及其他珠三角社区积极参与社区防疫互助的个人或公益组织、志愿团体提供小额资金,资助社区行动者在社区防疫互助行动中产生的活动经费、物资采购、差旅餐饮补贴、工作津贴等;2月14日,又启动“新冠状病毒防疫专项”,发起“战疫,我罩你”爱心行动;此外,城市支教项目的志愿者也发起“故事陪伴社区”,用故事相互陪伴,平复焦虑……
千禾社区基金会将着力方向回归到本地,支持社区行动者发起社区互助防疫行动,恰恰能发挥自身的最大优势,让那些不起眼的社区行动茁壮成长,社区互助的氛围得以不断沉淀固化,培养社区的活力。
628位益友热血奔跑,为流动儿童群体筹得超过15个小禾的家图书角!
益动广州“城市支教·为爱接力”公益接力马拉松报名启动到现在,总共有148支队伍报名成功,其中包括55支公众队伍和93支企业队伍。名额即将报满!
2019益动广州“城市支教·为爱接力”海珠湿地公益接力马拉松启动报名啦!
有一种陪伴孩子成长的方式是成为一个城市支教老师,在流动儿童集中的社区,为孩子们带来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的同时,也能让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收获成长。
在大家感慨的同时,许多人希望能为改善气候变化做些事情,千禾也不例外。千禾社区基金会的社区应对气候变化项目和城市支教项目联手,把似乎很遥远的气象议题带到了身边,研发了一套接地气的社区气象课程。
本次峰会以“行之有效·社区慈善十年实践”为主题,就如何响应党的号召,有效拓展社区基金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真正发挥其聚集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参与社会治理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由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指导,广州市慈善会联合“一个故事温暖一座城”公益联盟发起的“善城汇爱”活动计划于9月7日-9日在VT101维多利广场拉开帷幕,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将携“社区妈妈一堂课”项目参与其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公益华夏栏目记者晓露专访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项目主任乔峰、佛山市顺德区节能协会秘书长刘信坚,一起聊聊企业绿色供应链那些事。
城市支教社区故事妈妈正在招募中,期待和你一起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对儿童友好的社区环境。
“我们做‘小而美’的基金会。”刘小钢说,千禾基金会在明确了自身的战略定位后,反而能沉下心来,专注于项目本身,“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结果,根据这个结果的诉求,去寻找匹配的资源就好。”
我希望能在自己的后半生做一些更贴近人的、更能触动心灵的公益,能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实事、小事,坚持并踏实做下去,带来变化。我非常认同社区公益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