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志愿者,为城中村流动儿童提供教育服务
2021-01-27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
作者:王梦茜
城中村,是繁华都市霓虹下的点点星光。据2019年数据,广州市城镇建成区范围内共有272个城中村。这些城中村见证了外来务工人员在这座城市打拼奋斗的艰难历程,也见证了流动儿童在异乡无处安放的童年。



城中村里的流动儿童

因房租低廉,城中村成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安身之所。杨俊雯是广州市凤凰街社工服务站的社工,她告诉记者,凤凰街道辖区内有成片的城中村及城边村。该街道常住人口是六万人左右,本地人口约有一万五千人,两者相减,即有近四万五千人都是来穗人员,随他们而来的是大量的流动儿童。

生活与工作都在城中村的杨俊雯经常能看见这样的场景:一群十几岁的男孩,或拿着手机在街上游走,蹭无线网络打游戏,或骑着共享单车到处穿梭,一辆辆电动车、摩托车从他们身边飞驰而过。

“许多父母迫于生计,起早贪黑地外出干活,没法管孩子。而城中村的交通又没有市区管理得那么严格,孩子们在街上游走,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杨俊雯道。

梁海荣是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城市支教项目的负责人,居住在城中村里的他也经常目睹不少孩子处于“失管”的状态。“对于他们来说,安全与陪伴的基础需求是较为缺失的。再进一步,他们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也是较难得到满足的。”

梁海荣以校外教育为例进一步解释道:“图书馆、博物馆这类公共教育资源虽然是免费的,但没有人告诉过他们可以使用这些资源,也没有人教导过他们如何使用。所以很多的文化教育资源,他们其实享受不到。就更不用说那种收费的兴趣班,他们的家庭负担不起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需求。”

这背后折射出关于城市流动儿童的两大社会问题,一是社会融合问题,二是教育公平问题。城市支教项目是针对这两个问题发起的公益项目——通过为关注流动儿童成长与教育、有社会责任感、希望实现自己社会价值的志愿者赋能,支持其在珠三角流动人口社区开展儿童教育活动和课程,为流动儿童可持续地提供教育活动和课程,弥补流动儿童家庭陪伴不足,帮助他们融入社区,提升流动儿童社会情感能力,使之成为一个有行动力、有责任心、有幸福感的人。

“我们希望让每个流动儿童的内心温暖而有力量,希望整个社会能够以更平等的方式关注、接纳流动儿童,不要去标签化他们。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新广州人,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梁海荣的同事何昕补充道。


从讲故事开始,社区有了家的温度

从2018年7月以来,共有1181位志愿者加入城市支教项目,他们经过培训后成为社区老师,利用周末或业余时间为城中村流动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是本就生活在城中村的来穗人员,他们被称为“社区妈妈(爸爸)”。

“我们为流动儿童服务,但并不是服务的提供者。我们每次举办活动都尤其重视对志愿者的培训,是希望流动人口社区的人们,能通过自身技能的培训或者意识的提升,更好地服务社区。这是一个赋能社区中的人,从而激活社区的过程。”何昕强调道。那么,如何赋能这些社区妈妈(爸爸)呢?城市支教项目2020年发起的橙汁书袋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样板。

橙汁书袋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或社区周边招募志愿者,让他们组成志愿者小组,为他们配备橙汁书袋,通过线上线下培训、线上微课和经验分享,让志愿者们能够为自己和邻里的孩子们开展形式多样的故事会,用故事陪伴孩子成长。

基于社区妈妈(爸爸)的知识基础,项目方选择适合他们的定制化培训,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一场活动通常以4个志愿者为一组进行筹办,在举办故事会前,他们会共读童书,分享各自对故事的理解,在实践中学习,在分享中学习。许多社区妈妈(爸爸)不仅完成了多场精彩的故事会,还自主探索了许多延展活动。“因为他们想为自己的社区做些有价值的事,这一过程中他们的主体性与使命感得以激发,他们与社区的连接愈加紧密。”梁海荣与记者分享了许多城中村里的“改变”故事。

思辰爸爸发现,很多流动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会比同龄人弱一些,有些是小霸王类型,有些则性格孤僻,不愿和人说话。他希望参与城市支教,帮助这些孩子,后来却发现,最先帮助到的是自己的儿子。思辰小时候是个留守儿童,稍大一点后被父母带到城里,成为流动儿童。刚到广州时,思辰没有小伙伴,也不爱和人打交道。

“儿子跟我参加橙汁书袋活动,做我的小助手,认识了很多附近的小朋友。性格变得活泼开朗,表达能力也明显提升。”或许是因为看到了爸爸努力讲好故事的模样,或许是得到了他人善意的肯定,相对封闭的孩子慢慢打开内心,开始接触外面的世界。

玉风是服装厂的缝纫女工,性格比较内向。她的女儿听过其他社区妈妈讲故事后,就鼓励她也报名。玉风在女儿的推动下加入志愿者团队,并成为橙汁书袋活动的小队长。于玉风而言,她踏出了改变自己的重要一步。这一步,让她走出了原先单调的生活与工作场景。当被孩子们围着,被一双双纯粹的眼睛注视着讲故事时,玉风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她的价值。

周蓉在广州打拼了近十六年,却总是有种在这里无法扎下根的感觉。2018年11月,她加入城市支教,参加的活动多了,周边几个城中村的孩子也都认识了她。有时周蓉走在街上,大老远就有孩子喊着“月亮姐姐”,向她打招呼。“孩子们的感情是最真诚的,那个时刻,我对这个社区产生了一种归属感。而且这么多社区妈妈在一块,有时候自己忙得顾不上孩子,大家都会互相帮忙,有一种熟人社区的感觉。”

梅子是住在城中村周边的本地人,她也会带着儿子一起去做志愿者。有一次,梅子分享了儿子的一篇日记。日记里写道:“感觉城中村挺脏乱差的,孩子们自己在臭水沟边玩,如果遇到了坏人,可就惨了。”这带给梁海荣很深的触动:“我能够看到这个项目的意义,就是让外地的孩子与本地的孩子,看到彼此的处境。这会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些种子,这些种子以后可能成为他们行动的力量。”

凤凰街社工服务站是城市支教的合作机构之一,组织支教活动时,令杨俊雯尤为欣喜的一点是——“我发现我跟这些流动儿童很难建立关系,但我的孩子可以和他们玩在一起”。社工服务站所处的街道上有不少商户都是外地来穗家庭,“我一直很想邀请这些孩子们来参加活动,总是邀请不动。但当我的孩子在社工站的时候,他们就很喜欢过来玩”。

当家长们参与社区活动,为孩子们做出很好的示范时,当身边的人们都给予彼此善意,为社区贡献一份力量时,城中村里的孩子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感受到安全感与归属感,从而打开自己,更好地融入社区,其社会情感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我们所关心的,不仅是人们通过活动能获得多少知识、认知多少事物;我们更在乎每一个人生命的意义,经由交流和互动所被看到、被需要的每一次机会。”梁海荣说。这些“被看到、被需要”的故事,犹如寒夜里的点点微光,终将汇聚成漫天星海,照亮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0年1月刊第2期
作者 |  王梦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