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南舍案例 | 雁塔梨园:立足土地的气候变化应对
2022-09-16

Abstract:Climate change may be a completely new concept for farming-based households, but it is an everyday reality and a concrete phenomenon that is embedded in climate change. Reflecting on the way communities respond to climate change also requires a more open and comfortable approach, drawing on external forces.


One of our cases is that provided by Meng Nan She is from Yanta, a village which is located 50 kilometers away from downtown Kunming. Yanta village grows about 800 mu of red pears, which is one of the village's main industries, and Yanta is known as the "Hometown” of Chinese red pear. Compared to urban dwellers the villagers are more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Variables such as the delayed rainy season and reduced rainfall, to the yearly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and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extreme weather,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lives.

Farmers whose livelihoods depend on agriculture may be unfamiliar with the concept of climate change, yet it is a daily reality and an actual phenomenon. Reflecting on the way communities respond to climate change necessitates drawing upon external pressures to become more open and inclusive. 



作者:邹佳润(梦南舍)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造成的损害和威胁已渐渐被世人认知并重视。它所造成的各种影响已经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气候变化不再仅仅是一个学科问题,而日渐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它引发的问题也有多样化转变的趋势,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的农业正在被改变,面临更多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距离昆明市区50公里开外的雁塔村,全村种植红梨800亩左右,是该村主要产业之一。雁塔,被誉为“中国红梨之乡”。


相比生活在城市的人,村民对于气候变化更敏感,从雨季推迟和降雨量减少,到气温逐年增高,极端天气频发,一点一滴均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020年云南省气候公报》显示:“2020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001.6毫米,较常年偏少846毫米(偏少7.8%)。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冬季特多,夏季正常,春季和秋季偏少。全省雨季开始期偏晚,雨季结束期偏早,雨季长度偏短,降水量偏少。”《公报》还指出:“2020年全省平均气温176℃,较常年偏高0.9℃,连续12年偏高。”气候变化不仅仅反映全省大范围的变化,在具体区域的变化也十分明显。


安宁市统计数据显示了区域近20年年平均气温变化状况,1997-2009年,年平均气温整体波动幅度较小,且均处于平均温参考值之下;最近10年间,温度较高年份高达70%;气温与前十年相比,呈现出逐步增高的趋势。同时,降水量虽有波动,但总体呈现降水量减少的趋势。


这正好印证了村民所感知的上述问题。

  

微信图片_20221012111112.png微信图片_20221012111116.png

以上数据来源于:《1997-2020年安宁市统计年鉴》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并不只是显在的温度与降雨等变化。具体到社区,因为雨季推迟,大家只能改变既有的农事历与耕种方式,对于梨园管理而言也有很多挑战。


影响产出 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对于开花期和结果期的梨树而言,无疑会产生致命的打击,比如花期突遭降温,果期逢上连绵雨水,轻则影响果实品质,重则无收;


病虫害增多 气候变暖是病虫害繁殖的温床。近几年,病虫害爆发,蚜虫、蓟马、果实蝇、溃疡病等危害越来越严重。在病虫害防治上花费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却微乎其微。


梨园生物多样性 果园生态结构脆弱,物种单一,保水保肥能力差、天敌少,易传播病虫害。梨园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对于保持小区域的生态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村民反映,整个梨园的有益植物不断减少,以前随处可见的蒲公英,现在几乎绝迹。


土壤问题 随着时间推移,梨园土壤板结,保水性变差的问题慢慢涌现,如何更好地应对,却缺乏具体的认知与方法。


果实品质 气候变化使果实品质存在不确定性,雨水适宜、阳光充足的年份,可以增加果实含糖量及其他营养物质,雨水过多的年份,口感不佳。

 

微信图片_20221012111120.png


针对以上问题,村民主要通过勤浇水、使用农药化肥来应对,这种方法效果立竿见影,长远来看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却不断降低,甚至在加剧气候变化恶循环。从农业的根本而言,需要用更生态化的方式管理梨园。

我们的社区工作介入后,激发起村民思考林果业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共同形成了建设生态梨园的策略。


减少农药化肥使用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仅影响红梨的品质,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会产生不小的危害。通过果园病虫草害的认知和防治培训,了解其种类及防治方法,减少农户化学农药的滥用;以预防为主,通过昆虫性诱剂、色板诱集、毒饵诱集、培养天敌等技术防治害虫,替代化学农药。


提升梨树管理技术 长期以来,一些农户的嫁接技术错误导致梨树生长障碍、易感病害、旺果期短等问题。为此,我们邀请专家来到雁塔,介绍高改嫁接技术,如劈头接、芽接、脱毒嫁接等。介绍农户保花保果技术,依靠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节水灌溉、合理补充微量元素等来保花保果,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增加梨园生物多样性 推动果园种植树底绿肥作物,如紫花苜蓿、苕子草、菊花等,起到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松弛土壤、增加果园生物多样性,减少害虫天敌的作用。


综合种养技术 通过放养家禽,可以改善果园生态,借助动物恢复土壤微生态环境。


通过开展田间培训与座谈,村民开始尝试生态果园管理,短短的几个月里就取得了一点成效。

一是核心农户15户,联合购买紫花苜蓿等绿肥种子,并分发给全村200多户在果园尝试种植,初步显现出保水效果和减少果园杂草的效果。

二是购买黄板、蓝板等色诱版,果实蝇性诱剂,并自制糖醋液和毒饵来防控果园害虫,诱捕量很大,效果显著。

三是采用所学的果园管理技术。从此前的模糊认知转向清晰、系统的操作,果园管理趋于完善,效果开始显现。

 

image.png

种植紫花苜蓿的梨园前后对比图

 

对于以农业为基础生活的农户而言,气候变化可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气候变化所蕴含的却是日常的事理与具体现象。反思社区的气候变化应对方式,也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更开放、更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