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南舍案例 | 勐海县布朗族村民应对气候变化的本地智慧
2022-08-17

Abstract:China has elevated the goals of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to the level of strategic planning and enacted a series of carbon reduction programmes in response to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climate change. Most of the population, however, finds it difficult to relate to and act on macroclimate change in their daily lives. It is like "boiling a frog in heated water" in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observe daily changes.

This is not the case for individuals who work with the land on a daily basis, as agriculture is dependent on the ever-changing weather, making them more susceptible to climate change. In interactions with a Blang ethnic village in Menghai County, Xishuangbanna Prefecture, where Community Partners has long supported the investigation of sustainable livelihood, the importance of a sustainable livelihood was emphasized. As we discovered through village interviews and discussions, some locals believed the temperature had risen in recent years. Others have reported that the rain has become extremely erratic, neither falling nor ceasing when it should. Others recalled that hail had only fallen in Menghai in March in prior years, but that this year it had poured strongly in January, which had never happened before in their lifetimes.

All these everyday perceptions of fluctuating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re essential to comprehending how local villagers perceive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Linking this to their knowledge of how to respond to climate change is crucial for activities that are inclusive. 


作者:胡望月(梦南舍)

 

如今,气候变化已成为越来越热门的话题,国家也把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提到了战略规划的高度,并出台了一系列的减碳政策。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我们很难把宏观的气候变化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并采取行动。这颇有点像温水煮青蛙,日复一日的变化很难被感知。

但每天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则不然,农业靠天吃饭的天然属性使得他们能够比一般人更敏锐地感知到气候的不同寻常。在社区伙伴长期支持探索可持续生活的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西定乡布朗西定村、打洛镇曼夕村、勐混镇勐冈村)的布朗族村民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有的人感觉到近些年温度的升高;有的人说现在的雨很不规律,该下的时候不下,该停的时候不停。还有的说,往年勐海都是3月份才会下冰雹,但今年非常奇怪,1月就下了很大的冰雹,这在他们的印象中从未发生过。

然而感觉也需要数据支撑,翻阅历年云南省年鉴发现,与往年相比,最近二十年的气温高于平均温度参考值的年份约占76%,降水量低于年降水量参考值的约占90%。降水量近几年减少较多,尤其是2020年降水与参考值相比减少了近30%。但从目前的数据图表中暂时无法看出降雨规律与否(需要对比每月的降雨量与平均降雨量,这部分数据缺失)。

 

微信图片_20221012110800.png

微信图片_20221012110757.png

 

气候变化近两年对他们的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大致有如下几点:

气候变暖

——橡胶树的白粉病增加;

——2020年在苞谷中第一次发现草地贪夜蛾;

雨水不规律

——茶叶由于雨水多产量稍有增加,但口感与以前的相比偏淡;

——旱季雨水多影响甘蔗的收割和运输,砍下的甘蔗泡在地里发霉糖厂收购价降低;

——稻谷抽穗扬花期雨水过多导致水稻减产;

——本该犁地翻耕的时节,由于下雨只好推迟;

早春干旱

——部分村庄的农业灌溉用水逐渐短缺;

——部分茶叶的芽萌发得不好,显示缺水的状态。

 

image.png


这些影响对于村民们来说,由于经济损失不大,尚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当问及应对这些影响的方法时,村民们说,病虫害的增加就用农药来处理;茶叶口感偏淡也没事,有的人也爱喝淡的;甘蔗以及水稻的减产就没办法了,只能接受;缺水就打水井或者寻找新的水源,政府也在附近修建了水库帮助解决。

除了以上这些方法之外,布朗人在农业生产的诸多实践中,同样积累了很多的本地传统知识。这些传统知识由于经历了长时间与当地生态环境的互动,因而是经得起检验的真知。实际上这些农业生产实践就是在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一份贡献。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

有学者曾说,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相互影响。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反过来气候变化也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法律作为普遍性社会治理工具,预防过失行为往往只具备威慑力,体现在森林保护方面,很多时候只能做森林被破坏后的亡羊补牢式惩戒。在这一点上,布朗人由于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内在约束,森林对于他们来说兼具文化与生态功能的作用,是赋有精神和信仰文化意义的自然地域。有些树林布朗人绝不会动,甚至是在里面捡一根柴火也不行。有些树林即使可以砍树也不竭泽而渔,而是取之有度。因此他们以保护性的方式利用生物多样性,在生物多样性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

传统的种植方式里,布朗人也会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多种农作物,以减轻单一种植对土地退化的压力,增强作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勐冈老村长岩应帮给我举例说以前他们在山地上种旱稻,还会在旁边种黄瓜。当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打趣地说道:“这样我们收谷子的时候饿了就可以随手扯一根黄瓜吃啦!”这也许是原因之一,但想必有更深层的原因,不事农业的人也就无从得知了。

 

二、病虫害控制

2019年梦南舍邀请专家对勐冈村村民使用农药调查中发现,勐冈村民的农药使用属于比较合理的范围,茶叶和水稻基本能够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由此看出村民们了解农药的危害,并尽量少的使用它。

此外,我从勐海县不同地方的布朗族村民处获知,他们的传统方式里,会将艾蒿捣碎之后放到农田里与土地混合,防止病虫害。另外一种方式是配置一定浓度的盐水喷洒,大约可以杀灭40%的虫子,但是因为效果不如农药,渐渐被取代。还有一种更为传统的方式是做仪式,拜山神、土地神,树神,向它们祈祷,希望它们能保护作物,据说也会有帮助。现在这种仪式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慢慢地在减少。

打洛曼夕阿章朗三坎说道:“其实各种虫子都好,不应该叫它们害虫,只是因为它们吃的太多了,影响到我们人类,我们才叫它们害虫。以前山上种的品种比现在多,草就让它们长,也不管它,并没有那么多虫子吃庄稼,吃一点嘛也没关系。”很朴素的一番话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的崔丽老师在面对新京报记者的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害虫本身就具有非常复杂的特性,并不一定就全是坏处,没有好处。害虫是从人类利益的角度去划分的,对我们有害的被认为是害虫,实际上,它们本身只是生存在那里而已。而且,有害和有益,也不完全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也会不断变化。”

所谓的“害虫”其实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当我们允许它们适度存在时,对于气候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三、老品种保育

老品种的产量虽然不一定高,但比起外面售卖的种子有着更好的抵抗气候变化的稳定性。去年,勐冈村民岩应主动带头组建老品种种植试验小组,收集村里的老品种之外,也会种植这些老品种,让种子不断地去适应变化中的气候。在一次走访勐冈村的老品种小菜园时,大姐跟我们说这一小片地里(大概有八分)种了苦菜,胡萝卜,白萝卜,豌豆,蚕豆,大豆,红薯等十几种老品种。

除了村民主动有意识的收集和种植老品种之外,当地文化习惯的保留也间接促进了老品种的保存。勐冈村老村长岩应帮说,他们村子里上新房的时候,就要舂当地的老品种稻谷给大家吃,因此这种老品种当地仍在小面积种植。此外,布朗族村寨有互相交流走访的传统,在每年与弄养村(由于弄养当年曾分给他们土地,所以勐冈视弄养为“妈妈”)的交流中,弄养也会把村子里的各种作物种子分给勐冈村的各家各户。


四、种养殖循环

据专家测算,2020年中国碳排放的100亿吨总量中,农业碳排放约20亿吨,约占排放总量的20%。在勐冈村的产业结构里,养牛和种植水稻占了一定的比例,而牛与水稻又是产生温室气体的大户。减少种养可能违背了村民发展经济的需求,但传统农业里也有减缓碳排放的方法。

比如布朗人以前种植旱稻,这种方法据上海市农科院生态研究团队的研究证实确有较大的减排效果,与水稻种植相比,旱稻的种植能减少大约92%碳排放。但种植旱稻一方面由于现在国家对山林的保护力度很严,不允许砍伐树木,传统的种植方式渐渐式微,被水稻种植所取代。

勐冈村老村长岩应帮今年在做的实验是在稻田里放入鲤鱼苗,同时将牛粪与艾草混合起来制作堆肥,肥料还田,构建了一个初步的种养殖循环系统。稻鱼共作时的相互作用能够控制稻田病虫草害,提高土壤肥力,增强稻谷抗病及抗倒伏能力,减少化肥使用量。关于碳排放量,科研人员的研究数据表明:养鱼的稻鱼系统比水稻单作每年每公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1吨二氧化碳当量。植物、动物、微生物三者的有机结合,循环利用,不仅提高了资源产出率,同时降低了碳排放,一举两得。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国家有大政策,社区同样可以有小作为。布朗族社区的传统农业中蕴藏着的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智慧,我无法完全列举出来。但所有的行动用一句话总结便是——可持续农业的道路使社区更有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