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地区气候变化专题研讨会在穗举行,探寻社区应对之路
2022-08-25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珠三角地区该如何应对?


围绕这一迫在眉睫的重要话题,第三届三角洲地区气候变化专题研讨会8月24日在广州拉开序幕,17位气候专家、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代表齐聚,探讨在《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之下社会组织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路径和方法,涵盖防灾减灾、农村发展、城市社区、健康等多个领域。

此次研讨会从国家战略解读到社区实践经验,从政社协同到社区居民个人行动,从农业发展到疾病伤害,为公益组织参与社区气候适应提供了多维度的视角,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应对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届三角洲地区气候变化专题研讨会现场。

战略解读:首次单章强调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监测预警

战略解读:首次单章强调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监测预警

据介绍,《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是国家17部门联合印发的战略文件,为新阶段下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明确了工作重点领域、区域格局和保障措施,其中为社区参与气候变化适应行动提出了一系列的目标和行动指引。

研讨会第一部分从国家战略解读到地方行动实践呈现,邀请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袁佳双结合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的最新研究成果,解读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袁佳双分析,相比过去国家战略规划,今年5月印发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更加强调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加强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等内容。

广东省气象局技术总师杜尧东作为嘉宾介绍了广东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的实践。他全面梳理了广东省气候中心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从硬件的提升和铺开,例如高技术工具的投入,到软件的构建,包括预警体系的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等。据杜尧东透露,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加快《广东省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条例》的立法工作,有望在今年内出台,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气候应对需要系统思维

管理灾害不如管理灾害风险

气候应对需要系统思维

管理灾害不如管理灾害风险

此次研讨会聚焦农村与城市社区的气候变化适应。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农业领域一线实践的社会组织和研究机构、企业,分享各自在农村社区开展防减灾、农业发展、社区服务等工作实践经验,以及经验背后的理论和方法论;同时相关公益基金会现场介绍了各自在政社协同、居民个人行动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会议上,来自梦南舍的杨青分享了自己在云南山区乡村中,提升当地布朗人对自己“万物有灵”的传统文化自信,关注自己身边的社区环境,从而改善居住环境,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同时也找到提升农民生计经济的途径。

“不是因为厉害所以开始,而是因为开始了所以厉害。”参与了千禾社区基金会气候先锋项目的社区居民黄绮雯介绍称,在过去的一年,她与广州、佛山、深圳6个社区的气候先锋,在不同社区、共同带动身边的居民一起通过种植社区花园、参与培训学习,提升邻里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意识。

气候先锋项目参与社区的代表进行故事分享。

黄绮雯表示,目前气候先锋项目的实践已经通过积极居民的参与,开始逐渐影响着社区居民的气候意识提升,今年下半年,这些气候先锋个人也将与社区居民一起识别自己所在社区的气候灾害风险。

黄绮雯们的行动,也印证了壹基金的灾害管理工作人员喻东的工作经验和反思。“灾害风险事前防范更重要,社区自救互救更能保障生命尊严。“喻东从事灾害救助十多年,从实践中深刻感受到防减灾工作,要从灾害管理逐渐转向灾害风险的管理。

社区居民是气候变化应对的重要相关方。ICLEI 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北京代表处郑欢也在研讨会中介绍近年来与国内外政府部门合作建设韧性城市的案例,以及韧性城市建设和评估工具。

气候行动大有可为

社会组织需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气候行动大有可为

社会组织需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气候变化与各行各业、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应对行动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社会组织作为气候适应行动的重要参与方该如何行动?在圆桌环节,与会嘉宾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圆桌论坛环节,嘉宾就“社会组织作为气候适应行动的重要参与方该如何行动?”的议题进行讨论。

暨南大学疾病预防控制研究院马文军教授为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应对行动提出了一些“跨界”意见。例如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很多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政策的落实需要社会组织在公众层面提升大家的气候意识,通过重复传播以及与政社合作,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与此同时,社会组织在识别脆弱人群后,可以为这些群体提供帮助。

万科公益基金会程勉表示,社会上在调动居民生活方式改变,已经有很多的研究和政策,但在具体实现路径探索还是比较有限,因此万科公益基金会希望在尝试更多创新的方式,调动更多居民参与。

杜尧东表示,社会组织在社区层面的行动上已经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和思考,但除了埋头干活,更要“抬头”多参与到政策建议、参与相关气候应对标准制定的工作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改变的发生。

参会的各社会组织在研讨会上达成共识。他们均认为,不管是基金会,还是在各个领域工作的社会组织,都需要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到方方面面的工作中,站在各自的位置参与,发出多元的声音,推动多元相关方的参与,才能更好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受气候影响群体被看见、得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