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三角洲地区气候适应专题研讨会——社区的气候适应与实践
2018-08-11

2018年8月11日,台风“摩羯”和“珊珊”来袭, 继续考验着珠三角城市社区——如今一下大雨,公众不免纷纷观察,“城市是否又会开启‘看海’模式?”

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问题不仅是“看海”——台风、热浪、强降水、咸潮、霜冻等极端灾害天气频发,像珠江三角洲这样地势低洼、人口密集、自然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三角洲城市,首当其冲。

为了更好地推动三角洲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8月11日,千禾社区基金会携手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举办“首届三角洲地区气候适应专题研讨会——社区的气候适应与实践”,50多名来自英国、加拿大、越南、泰国、香港及内地研究气候变化的政府环保官员、顶尖学者、公益行动者集中在广州,以珠三角、长三角、湄公河下游等区域为案例,共同讨论三角洲地区社区所面临的气候挑战,寻求适应和调整、降低风险和损失的社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研讨会还获得来自广东省气候中心、中国天气网、万科公益基金会、阿拉善SEE珠江项目中心、中国环境资助者网络的大力支持。

长达7个小时的研讨会,浓缩着14个主题演讲,2场深度讨论互动,声声入耳。

研讨会以四个主题环节组成,先后为“区域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风险防控与资源管理”、“国际气候治理和适应案例分享”、“公益组织适应案例分享”,演讲内容的思想层层递进。

与会者积极交流互动,为三角洲气候变化社区适应提供了众多实践案例,也贡献了更多的思考。

“我这辈子活得真值,为什么?因为百年不遇的事情与我不期而遇。但不是礼遇,而是遭遇。”——研讨会主持人,中国气象局教授级高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宋英杰表示。

全球变暖带来气候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广东省气象局总师杜尧东、中国农科院研究员许吟隆、广东省气候中心研究员段海来、广东省疾控中心主治医师李杏分别讲述了全国、以及广东省气候变化现状,并从农业、水资源、城市交通、疾病控制等多个角度描述气候变化对广东省、甚至是珠三角的重大影响。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许吟隆:国际社会应对“适应”予以重视。目前舆论对气候变化谈得多,对气候适应谈得极少。巴黎协定上谈适应还是的比减缓多,但这些信息没有被传播出来。适应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没有成功的适应,就没有成功的减缓。

广东省气象局总师杜尧东: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广东降水日数每十年减少3.1天,但平均的降雨强度显著增强。台风登陆的强度是增大的,路径极不规则。气候变化加剧海平面上升,夏季气温升高造成电力紧张,洪水、咸潮加剧危及用水安全…… 

全球各国对气候变化非常关注,出台了不少政策;但目前最需要的,还是行动。其中,社区自下而上的行动至关重要。

为此,北京大学教授吕植、复旦大学教授王祥荣等多为专家学者分别陈述了各自所研究的城市社区或农村社区中,气候变化如何与居民生计紧密相关,如何推动社区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

北京大学教授吕植:在城市里面一点小的绿地,一点小的湿地,一点小的河道都是可以起积极作用的,所以不能因善小而不为。

复旦大学教授王祥荣:纽约、伦敦、芝加哥、鹿特丹等城市,其适应综合性的共性是强调城市对未来气候风险的防护能力,以打造安全韧性宜居的城市来作为未来的目标,学习反思,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将危机转化为机遇,而且要动员一切社会力量来形成共识,包括基层、企业家等每一个人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我们要构建韧性城市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建构指标体系,开展韧性城市,韧性能力的评估,同时研发城镇生态安全保障的保护地区,来推动区域和整个社会的绿色发展。

广东省疾控中心主治医师李杏:我们也觉得“适应”在目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将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纳入到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非常有必要。不能忽略每一颗小小沙粒的作用,一定要加强风险沟通,增强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自我保护能力。

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亚洲中心高级研究员Albert Salamanca:气候变化的适应是本地人的适应,气候变化结果是被他们拥有的。我们要针对受影响的人的需求,要让他们参与到其中。未来是未知的,我们还必须要有社会能力改善不断改变的环境。我们要不断地监控,借鉴,反思,调整行动,调整管理措施,这是个循环过程。

NGO在社区动员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可以发挥巨大作用。——这是研讨会专家学者们达成的共识。

面对如何普及气候变化中“社区适应”的概念、调动公众参与等问题,研讨会达成共识——NGO在社区动员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可以发挥巨大作用;需要用直观简单的信息调动公众参与,提高公众认知,并给公众赋能。

专家学者们表示,政府往往受限于主管部门,跨部门工作较难,而NGO有一个优势,就是没有部门——可以做跨部门的事情,可以做部门之间的事情,也可以做政府和社区之间的事情, 在气候变化社区适应中,NGO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角色,也是填补目前的空缺。 

而在研讨会当天下午,多个NGO代表作主题演讲,分享各自的实践和思考。

阿拉善基金会项目总监杨彪:混农业林业就是很好的一种气候适应方式。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能通过自然食物链提升作物对病虫害的抵御,减少水土流失和灭源污染,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抵挡风的侵蚀,有助于土壤的改良,大自然物质和能量循环会更好,更流畅。

乐施会项目官员洪力维:“气候贫困”——乐施会发现,中国的贫困地区与生态脆弱区、气候敏感带高度耦合。气候变化不仅仅是环境问题,也是社会公正和发展的问题。

全球环境研究所项目官员陈韵竹:过去12年里我们将协议保护机制模式从南美洲秘鲁引进中国,推广到很多保护区进行本土化。这个模式有四个关键因素:① 保护——把保护权赋予给当地社区居民,让他们成为保护力量的主体;② 社区生计发展——让保护区的社区居民有更多生计来源,脱离以前非常依赖自然资源的模式,推动可持续发展;③ 建立社区基金——让社区有内生的力量,持续地帮助居民开展和发展工作;④ 气候援助——通过物资赠送、环保示范项目运作等方式帮助当地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已经无可避免,而且还在加速。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应对和适应这个变化,将其危害降到最低。——赖建雄,千禾社区基金会副理事长

研讨会上,千禾社区基金会与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院亚洲中心(简称SEI)签订了合作备忘录。

千禾社区基金会秘书长王书文表示,气候变化,不仅仅是官员们在气候大会上的唇枪舌战,也不仅仅是写在学术论文里的束之高阁,而是与每个普通人利益密切相关。

为此,作为长期关注珠三角弱势群体困境的社区基金会,千禾与SEI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包括珠三角地区气候减缓和适应研究,区域脆弱性评估和适应方案开发,自然资源和水资源管理,以及灾害风险管控和能力建设等。

九年来,千禾社区基金会动员和连接各界力量,支持500多个成长中的NGO和积极行动者开展社区公益项目,推动社区关爱,公正和可持续发展。千禾社区基金会副理事长赖建雄表示,千禾携手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共同举办这次研讨会,希望以此为开端,将持续携手社会各界共同探讨珠三角地区气候适应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