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流动儿童成长的守护者
在我国,经济活动和人口向城市聚集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然而,面向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城市的供给远远未能跟上,流动人口融入城市、融入社区依然面临着重重困难。
城中村与流动儿童教育主题线上研讨会于2022年12月29日举行,由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招商局慈善基金会、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新公民计划、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以上机构均为资助者圆桌论坛“流动儿童议题小组”成员,排名不分先后),联合“流动的中国”研究网络、广东省美丽关爱慈善基金会、禾平台共同举办。
会上,研究城市发展多年的专家学者纷纷提出了推动流动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议。可点击标题回顾→《陆铭:向心城市与城中村》《叶裕民:城中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与学者的观点相对应的是,一些社区公益组织早已长期扎根在流动人口聚居社区开展服务,推动流动人口的市民化。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扎根在城中村社区的社区公益组织,其服务内容从早年的单纯提供服务活动,发展至近年的为群体编织社区支持网络、政策倡导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
从“流动”到“留下”,社区公益组织能为流动人口群体做什么?在城中村与流动儿童教育主题线上研讨会上,广州市黄埔区比邻公益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比邻公益)总干事熊亚洲和广州市番禺区小金雁社区公益服务中心(以下称为火把社区)理事长崔丽霞分享了他们在社区的工作和思考。
增加服务行业职业技能培训
一个流动人口社区公共空间,其活动能有多丰富?下图是比邻公益日常为社区工友及其家庭开展的活动。熊亚洲介绍,比邻以图书室作为社区公共空间的载体,活动均由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一同组织开展,旨在提升外来工友的个人能力,并丰富其精神生活。
比邻公益成立于2014年,现在全职工作人员不超过3个人,扎根在广州市黄埔永和开发区开展服务。这个开发区内本地户籍人口仅约1万,流动人口多达11万。
一开始,工友们从农村老家来到城市工厂打工,很多技术和能力都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才能跟得上工业化发展、匹配产业需求。因此,在一开始,工友表示有电工电子相关的技能学习需求,比邻公益便开展了电工班、工业自动化班等课程。
后来,随着对工友学习需求的深入了解,一些面向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能力提升培训也陆续开展起来,其中就包括办公软件班、化妆班等课程。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教授在研讨会上表示,在大城市乃至整个中国的产业结构中,服务行业发展为主的趋势已愈发明显且不会逆转。例如在上海,大型商业中心的柜员非常稀缺,但这种岗位所要求的是对时尚感的认知,与客户交流的能力,部分岗位需要会化妆,这些都不是从乡村来到城市后就能立即拥有的。
现在,办公软件班是比邻公益每年都固定开展的培训班,往年的学员也会作为新任的助教甚至讲师。工友们也借此学习掌握电脑和办公软件的使用,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从而找到更合心意的工作。
此外,户外徒步、社区聚会等多种社交活动,尤其是作为志愿者、活动组织者来参与,这些都为工友提供了很多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等机会,在丰富精神生活的同时提升自身软实力,得以应对在服务行业的能力要求。
图:比邻公益营员分享自己社区探索经验
提供咨询服务促进社会融入
从家乡来到异乡,流动人口需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自身的教育背景、信息渠道不通等因素影响,对政策走向、办事流程等城市生活事务不甚了解,造成生活不便,难以融入城市。陆铭在研讨会中指出,这些都是流动人口切实的社会需求,公益组织可以提供相应的心理、政策、工作等咨询服务,让流动人口能够更好地融入和扎根城市。
例如孩子入学问题。流动人口的子女在广州读书需要依照“积分入学”等相关政策。但积分入学时间跨度较长,全市各个区域的要求不尽相同,审核条目相对复杂、且年年不同,许多流动家庭因为缺乏信息的获取渠道,往往出现不了解入学政策、错过申请时限、不知道如何准备资料等情况。
在比邻公益,曾经有一位社区妈妈日常除了上班,下班就是独自承担所有家务和育儿责任,以致没留意到入学信息,导致孩子错过积分入学的机会,因此一直自责。
图:比邻开展的流动人口社区服务活动多种多样
因此,比邻公益每年年初都会定期开展积分入学讲座,为家长们解读最新的入学政策,了解周边地区学位信息,帮助家庭提前为孩子的入学做好规划和准备,同时也会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个案辅导,尽可能地利用好积分入学政策,减少流动儿童返乡读书、与家长分离的情况。
在社区交往中激活公共参与
然而,城市人口密度高、异质性强等特征也带来了匿名性、表面性和暂时性等社会关系结构,使得彼此生活的社区逐渐成为工作后落脚休息的地方,邻居之间互不认识,居家休息也与社会生活区别开来,社区交往需求难以满足。
因此,陆铭建议社区公益机构在设计活动时,可以更多地考虑流动人口在社区层面多样的交往与互动需求。通过社区交往与互动激活居民的公共参与感,体现流动人口社区的主体性,让社区成为自我问题的解决者,或自我解决问题方案的实施者。
在这方面,火把社区有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火把社区所在的番禺区新桥村是一个以第四代外来打工者聚居的空间集合区域,户籍人口只有4千人,而流动人口多达2万人,其中流动儿童约有3千人。新桥村本身的公共性极弱,彼此之间处于非熟人的状态。然而,这些流动人口在新桥村稳定居住、以及稳定就业的诉求在不断增强。这不禁让崔丽霞想到,促成流动人口之间,以及流动人口与原住民之间的交往、融合、参与至关重要。
2010年,火把社区在新桥村落地了首个流动儿童社区活动中心,期待通过“儿童社区照料”和“社区教育资源”这两大策略,提供有利于流动儿童成长的资源与服务。但随着服务开展的深入,火把社区逐渐意识到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卡点往往都牵扯到结构性问题,无法仅仅通过针对儿童的社区教育解决。
图:火把社区的流动人口社区思维图
因此从2017年开始,火把社区将工作重心放在对社区公共性的建设上,通过建立“志愿者—积极分子—骨干”的发展系统,将一些社区微项目的岗位拆解到最细,把社区参与的门槛降到最低,最大化调动所有人的参与感;同时,在此过程中,公共参与的文化也会逐渐沉淀下来,理解到“服务别人,实际上也是服务自己”的互助理念,进而推动“流动人口聚居区”向“社区”的转变,并在“儿童—家庭—社区—社会”四位一体的社区教育及服务体系下,将问题放回社区寻找解决方案,促进更多社区内外相关方的参与。
例如,面对流动人口上夜班时孩子们吃饭难的问题,火把社区开设了“6点见社区厨房”,在这个由烹饪、食物与互助串联起联系的志愿者互助空间里,孩子们可以在放学后吃上“住家饭”。此外,火把社区也基于农村生活经验开展露天电影院,帮助大家产生亲近感,以及开展流动图书角、故事妈妈等活动,提升流动人口参与社区的兴趣和信心,在彼此交往与联结中打造公共元素,增加社会资本,进而激发社区集体行动,实现“社区问题社区解决”的理想目标。
图:火把社区开展的社区活动
同样是促进社区交往,比邻除了让志愿者自主开放空间、管理图书借阅系统外,还发起组建了众多行动小组,例如徒步小组、菜园小组、户外音乐会小组、儿童故事会小组以及租房合作社等。以“租房合作社”为例,比邻从流动人口实际生活的切身利益出发,运用参与式的管理方式招募具有一定合作精神的外来工家庭共同租房,定期开展社长轮值与社员大会商议等公共事宜,机构自身则逐渐从小组的日常管理中退出,更多扮演支持与协助的角色,依靠流动人口自身的主体性,通过互助的形式,创造公共品,形成家庭生活社区化、社区治理民主化等方式,从而激活流动人口的公共参与意识并推进市民化进程,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融入城市。
图:比邻租房合作社的主要内容
把留在城市的意愿大声说出来
社会公众尤其是流动人口对外的表达机制并不畅通,他们的真实想法也常常被各种“杂音”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