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招募召集人 | 我的社区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2019-05-09 来源 :无 作者:小千

在广州打工多年的蒋周琼,在五年前辞去了常常加班的工作,宁愿收入更低,也要把当时四岁的女儿从爷爷奶奶那里接过来——已经错过了这么多,她决心要陪伴孩子走过接下来的成长路。

去年,她利用本来就不多的业余时间,加入了城市支教;这一来,亲自陪伴女儿的时间变少了,周琼却有了意外惊喜。


1

“我希望孩子们在社区里有地方可以去,父母加班的时候有人陪。”

“绘本治愈了我,我也希望有更多孩子能在阅读中获益。”

“我想让孩子们觉得广州不是冷冰冰的,是有温度的,希望他们对广州有归属感。”

“和孩子们分享阅读,能让我获得加倍的快乐。”

……

微信图片_20190702105704.jpg

社区老师在开展社区活动。

从去年10月到现在,有来自广佛两地的116人怀抱着不同的愿望加入了城市支教,经过培训后成为社区老师,利用周末或业余的时间为城中村流动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服务,课堂包括尤克里里音乐课、亲子故事会、亲子早教游戏课堂等等。

这116人中,有大学生,有职场人士,也有全职妈妈;其中近一半的人,就跟周琼一样,本身就是生活在城中村的社区妈妈。

也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城市支教携手这些社区妈妈,在广州和佛山两地营造了10个“小禾的家”。作为一个开放、共享的儿童友好空间,小禾的家是城市支教社区老师开展活动的地点,也是让城中村孩子们在课后可以安全地玩耍、学习、阅读的社区空间。

微信图片_20190702105613.jpg

小禾的家@傍西村


2

经过城市支教阅读推广人的培训,蒋周琼获得了勇气和支持,面向番禺傍西村社区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拿起绘本开起了亲子故事会。

在此之前,这些家庭和孩子基本没有接触过绘本,故事会后反响之热烈,让蒋周琼有点意外。四位社区老师连开四天故事会下来,社区家长和孩子们已经离不开绘本故事会,没人讲故事就自发站出来讲。

傍西村社区是典型的城中村,外来人口超过9成,城市支教在该社区进驻了小禾的家。积极参与的周琼,也成为了小禾的家@傍西村的召集人。

微信图片_20190702105834.jpg

社区老师在傍西村开故事会。

要运营起一个小禾的家,就需要更多的支教者来开展活动;想要支教者稳定参与、长期陪伴,并能让获益的流动儿童数量递增,培养本地社区妈妈成为支教者是不二的选择。

由小禾的家召集人联结社群,城市支教项目提供培训督导支持,小禾的家@傍西村已经培育起11名社区妈妈成为社区故事人。在服务最密集的时期,连续一个月几乎天天傍晚都有故事会。


3

你可想象一个社区天天都是故事会,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孩子们吃饭写作业再也不磨蹭,就为了能去小禾的家听故事。

社区妈妈下班连工服都还没来得及换就跑来,为了准时给孩子们讲故事。

本来无人问津的绘本,借阅的孩子越来越多。

回家不玩手机了,递上绘本,让爸爸也放下手机来讲故事。

内向的妈妈站出来讲故事了,其内向的孩子也深受鼓舞,自豪地跟伙伴介绍“今天轮到我妈妈讲故事!”

在故事会上妈妈不再板着脸,还在大伙儿面前跳起舞来,孩子们更愿意亲近妈妈了。

故事会后,家长们一起聊家常吐槽,成为了彼此的姐妹。

微信图片_20190702105912.jpg

社区妈妈们在故事会后交流。

周琼见证着这一切变化的发生。出于责任心,她尽量不错过社区妈妈的培训和故事会实践,却没空陪自己的孩子写作业。但没想到,女儿看到妈妈正努力地学习和工作,自己自觉地完成好每一天的功课,不需要妈妈担心。“以前监督写作业感觉很费劲,现在没管了,女儿反而做得更好了。”

周琼领悟到,只要家长努力学习和成长,言传身教,孩子自然看在眼里、跟着认真学习。这也是她说服其他社区妈妈加入城市支教、学习并服务社区的有力例子。


4

在城市支教这个公益项目,社区妈妈是助人者还是受助者?这里已不存在任何界线。每一位支教者都是快乐的参与者,首先令自己成长,同时为社区带来改变,更让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获得改善。

2019年,城市支教还要寻找更多小禾的家召集人,在广州的流动人口聚居地营造小禾的家,让更多流动社区、流动儿童获益。

如果您

  • 也希望让孩子们在社区中快乐成长;

  • 与此同时想让自己获得成长;

  • 也能联结身边的妈妈们或朋友们参与,

欢迎加入我们!

微信图片_20190702110326.jpg

扫以下二维码,进入微网页了解更多小禾的家召集人所需条件、所能获得的成长支持,也可进入报名申请成为小禾的家召集人

微信图片_20190702110003.jpg

你可能还想看:

千禾家

捐赠支持